隻争朝夕,不負韶華,心中有夢,天道酬勤
出來成績的那天,我們群沸騰了,紅包發個不停,紛紛感謝群主,15人參考,通過11人,法學綜合通過了73.3%,喜悅的同時,我們覺得這個成績屬于正常情況。回想近一年的付出,隻有一個字--值!
一、 厚積薄發,從容應戰人與人之間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堅持。這句話用在備戰法學申碩考試中再恰當不過。法學綜合考試,内容包括5門課程,其中背誦的三門(法制史、法理學和憲法)、理解的兩門(民法和刑法),從先秦制度到民法典,從宏觀層面的憲法到日常生活的法律規則,包羅萬象。最要命的是該死的不定項選擇題,而且占總分一半的分數。這個沒考好,基本上就判了“死刑”。往年考試若幹的律師、法官等每天和法律打交道的同學,絕大部分就躺着這一難題上。因為後面的名詞解釋、簡單和論述題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也能得一部分分。如何才能破解這個死亡魔咒?秘訣就是堅持,但學習的過程是枯燥的,學習一天沒問題,學習一個星期也沒問題,難就難在堅持半年,一年。如何才能堅持下來,秘訣就是群打卡。我們建立了一個名為“每天學習半小時”的微信群,規則很簡單,每天自我監督學習半小時,時間達标的在群裡微信接龍,當天沒學的發10塊紅包作為懲罰。如果有臨時性的工作要求,可以提前請假報備,比如某同學是警察,工作需要參加抗洪搶險,可以提前說明(群規則沒有事後說明的情況)。就這樣每天堅持,天天打卡,未打卡就“紅包走起”。
二、 取長補短、相互補充法學綜合考試的5門課,法制史、法理學和憲法18分,民法和刑法23分。說明每門課都很重要,絕對不能厚此薄彼。但我們的興趣和愛好是不一樣的,這時群打卡的優勢又體現出來了。群成員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有人就擅長背誦法制史,從先秦能背到新中國的憲法,我還專門給她們幾個擅長背誦的封了官,法制史小組組長、憲法小組組長,我給自己也封官民法小組組長兼刑法小組組長(因為聊這兩門課的同學不多,基本上是我在主導聊刑法和民法),因為 還有些不活躍的,我也不知道他們擅長啥,不能随意封官。這樣相互讨論,取長補短,相互補充對方的短闆。學習過程中,資料很重要,群優勢又顯現出來了,大家報了兩個不同的培訓班,獲得了内部的複習資料。因為學校發的那本考試大綱确實太厚了,拿着書就想睡覺。但内部資料分成了5科,而且把重點挑出來了,薄薄的資料打印出來即可複習,何樂不為呢?群成員之間資料互相分享,這樣就避免一個培訓機構遺漏了某個知識點,另一個機構的資料可能會補上。
三、 融會貫通,講求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還要注意學習方法,最重要的是歸納和反複。“歸納”,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各個的不同點歸納對比記憶,比如說,不同時期的司法審判機構、複核機構、監察機構是哪個部門,曆年憲法修正案,修改的内容是什麼。這就需要歸納對比記憶,絕對不能憑心靈感悟去選答案。對培訓機構提煉的重點(特别是名詞解釋),一定要全面理解記憶,不斷總結,反複記憶。不斷回看之前總結過的内容,做到融會貫通。我們群主就是從15分反複背誦最後88分通過。最後,我們都是常人,不是機器,所以學習時安心學習、堅持學,休息時盡情的享受。群裡也可以相互調侃下,開個玩笑,緩解下壓力,有喜訊在群裡通報下,大家相互分享喜悅。最後,無論何時都不要質疑自己的努力,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跑下去,找尋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
在校學習感受:
在校學習的過程是美好的,美麗的5A級景區,上課能聽到各大名家教授知識,課上能因案件引發讨論和争辯,課後能一起調侃下,再到山上吃飯。湖大2003网站太阳集团老師很認真,班主任很負責,為你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謝謝你們!艱難方顯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學習過程中不要給自己找借口,我們群裡有真正的考生(第一次考試時是懷孕挺着大肚子考的,第二次考試時是二胎後考試的,我調侃她:你是真正的“考完生,生完考”),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