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院新聞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院新聞 >> 正文

廈門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周東平教授開講“東亞的死刑”

時間:2019-12-01 浏覽量:


2019年11月29日,東方法律文化分會執行會長、廈門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博士生導師周東平教授應邀做客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我院師生帶來了題為“東亞的死刑”的精彩學術講座。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助理教授歐揚主持。此次講座吸引了百餘名2003网站太阳集团師生及校外人士參加,講座現場座無虛席。

周東平現為廈門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博士生導師,曆史學博士,擔任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常務理事、東方法律文化分會執行會長、福建省法學會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等。出版專著《犯罪學新論》,主編《中國法制史》《<晉書刑法志>譯注》《法律史譯評(1~6卷)》等,在《曆史研究》《法學研究》《法制史研究》(中國台灣)《東方學報》(日本)等中外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并翻譯譯著、論文等30有餘。



周東平教授首先以圖片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古今中外的各種死刑執行方式并進行講解,引發了大家對東亞死刑的興趣及思考。

接着,周教授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講解。

第一、研究東亞死刑的原因。受曆史、文化、思想的深刻影響,東亞地區在法律文本層面一緻保留死刑,這是一種獨特的現象;死刑與社會觀念、禮儀、宗教、藝術等具有密切的關系,因此了解東亞死刑對解釋東亞世界具有焦點性的意義。

第二、研究東亞死刑的目的和意義。從法刑領域來看,研究東亞死刑有助于了解國家死刑權力的來源、原因、社會觀念、期待效果、意義等,并了解死刑的執行方法、意義、社會認識等随曆史變遷的原因。人們對死的思考和對死刑殘酷标準的認識随時空而變化,因此研究死刑應當在相同的時空、群體中做相對的思考。西方文明國家廢除死刑已經成為趨勢,而印度、伊斯蘭、中華地區并未形成廢除死刑的潮流,對于今日世界的死刑廢止問題有支持論者,也有廢止論者,周教授認為思考死刑存廢需要直面傳統文化對當今社會的作用,從縱向時間角度和橫向空間角度來研究。

第三、東亞死刑的若幹問題。周教授從八個問題切入,其認為從秦漢至明清,律令制度下面,法定正刑基本沒有變化。研究“社會與死刑問題”,可以從法律規定的刑罰外圍視角、考慮應對國外影響的政治和社會因素、“中國吃人的曆史”角度和社會學角度出發。中國古代死刑具有二重構造,即對“身體(生命)的處刑”和對“屍體的處刑”。中國刑法向一般預防極力傾斜,其原理涉及皇帝的立法權,皇帝裁判、禦筆斷罪能夠輕易地超越法律的特性。“廷杖”與“賜死”等刑罰是皇帝儆戒官僚的私刑,也是一種禮的實踐。中國刑罰缺乏報應刑思想,但中國社會複仇意識極強,複仇事例不勝枚舉。死刑的價值包含了與死刑犯自身死亡的自覺、死刑執行方法等相沖突的宗教性、文化性要素,人們如何思考、對待死後世界與死刑執行方式密切聯系。印度法系與中華法系迥異,等級制度與等級制度下的社會秩序是印度法系的前提。以日本死刑存廢受到美國死刑存廢論的影響為鑒,死刑究竟廢止還是保留,應建立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之上,構築理論,做出判斷。

最後,周東平教授總結道,從法制度、法思想、法社會學、法與宗教角度來研究東亞刑罰、行刑,為我國死刑研究提供了多元化的視角。思考死刑問題,需從時空、曆史、思想、習慣等方面予以考慮,并直面當代死刑存廢問題。



互動環節,大家就終身監禁、中國傳統死刑與宗教、死刑功能等問題向周東平教授進行了請教,周東平教授逐一進行了耐心解答。

講座最後,聽衆以熱烈掌聲感謝周東平教授的精彩講授,本次講座圓滿結束。



圖文/張芳芳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