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院新聞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院新聞 >> 正文

西南民大2003网站太阳集团杜文忠院長開講“道與法:中國法學話語的展開”

時間:2019-12-01 浏覽量:


2019年11月30日晚,著名法史學家、西南民族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博士生導師杜文忠教授應邀做客2003网站太阳集团,做了題為“道與法:中國法學話語的展開”的學術講座。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助理蔣海松副教授主持。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研究員宋大琦、湖湘儒學高等研究中心理事長黃守愚、中南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彭中禮以及2003网站太阳集团李婧嵘、周宇駿、歐揚等老師進行點評。



杜文忠系西南民族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别區域研究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校中國邊疆法政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法學》主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韓國首爾國立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招聘教授。主要從事邊疆法律史、民族法、比較法、儒家法、韓國法研究。系國家民委領軍人才支持計劃人選、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兼任中國民族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律思想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出版《邊疆的法律:對清代治邊法制的曆史考察》《王者無外:中國王朝治邊法律史》《近代中國的憲政化》等著作多部。

杜文忠教授首先從“道”的含義出發,提到“道”分為 “科學之道”、“曆史之道”和“邏輯之道”,其中“科學之道”又是中國“道”最早的起源,這是“道”的自然之源。“科學之道”是曆史和邏輯之道的依據,如“中”的的概念就是依天文活動而成,天文曆法是“中道”的自然依據,“中”、“亞”、“萬”字符等均體現了“道”的原始内涵。如中國古代天文台、祭壇、明堂均是“中”字型結構,古代的“玉”也是觀測天文的儀器,用來測定四時、四方。接着,杜教授談到為什麼要研究“道”之法意。“道”内涵了中國人的正義觀,杜教授指出,“正義”不是抽的,“正義”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之中,而且“道”與法律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先有“道”,後有“理”,有“法”,若是要有中國式的“法理學”,則應改名叫 “道法學”。杜教授還比較了楊光先的《不得已》和湯若望的《天學傳概》兩本著作,就其中關于中國人的起源以及西方的功利、權利正義觀的觀點進行探讨。

随後,杜教授談到中庸和文教體現了中國法律的社會本位價值取向,并指出了法律話語系統之嬗變與困境。如“民主”、“自由”、“宗教”、“階級”等概念在中國傳統的“道統政治”中是沒有的,而傳統中國“道統政治”中的“中道”、“仁義”等概念在西方的文化中也是沒有的。最後,杜教授以《韓國民法典》中對“親屬”的規定為例,認為儒家法與西方法是可以相結合的,并指出了中國法治之路應是王道之路,主張我們應重述道統,重理法治。








緊接着,宋大琦、黃守愚、彭中禮以及我院李婧嵘、周宇駿、歐揚等老師一一對杜教授的演講進行點評。諸位評論人肯定了主講報告史料價值大、論證嚴謹、推理有力、語言通俗易懂等方面優點,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商榷意見。如宋大琦副教授從“老子之道”、“莊子之道”、“儒家之道”等方面重新梳理了“道”的概念;黃守愚高度贊同中國古代法律之祖不是蚩尤而是伏羲,但道如何轉換為法需要探讨;彭中禮教授提出,中國與西方的法律建構基礎有很大的差别,中國究竟如何重建自己的“道”,推翻法理學提倡道法學需要更充分的證據表示疑問。李婧嵘老師探讨了我國立法、司法應如何重建道統以及傳統儒家文學能否适應現代生活等問題。周宇俊老師認為,關于道與法的關系問題,“道”強調認知上的合規律性,而法律更強調基于認知和實踐基礎上的合規律性。歐揚老師提到,關于法律移植問題,我們既不能全盤西化,也不能主張全盤複古,如何把儒家法律文化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仍值得進一步探究。蔣海松老師提出道是中國古代思想最高的核心概念,很難通過一場講座說清,“道”作為一種價值文化值得肯定,但在今天已經很難成為有效的制度建構資源,而且在古代其意義也不能拔高。杜教授随後就以上問題給予回應。




講座最後,主持人蔣海松副教授借用《中庸》名言“緻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進行總結,認為本次講座主題高深但表達通俗,評論中觀點各有分歧,論戰激烈,但正所謂“道并行而不悖”,這正是道的活力所在,“人能弘道”,希望大家為重建道統和法治而努力。本次講座取得圓滿成功。


(圖文:尹豔群、張芳芳)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