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院新聞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院新聞 >> 正文

CCTV12《法律講堂》國慶獻禮|蔣海松等開講《中華法治文明》系列節目

時間:2023-09-28 浏覽量: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國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華文化具有五大特性: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總書記的講話不僅涉及到中國道路的必然性和文化的自信心,還涉及到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文明互鑒等諸多法文化主題。CCTV12《法律講堂》欄目在國慶期間推出五集系列節目《中華法治文明》,緊扣總書記的講話,以五大特性為線索,對中華傳統法律文化的特點進行深度解讀。

10月2日至6日,每晚22:00首播


15521


嘉賓陣營張生 中國法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劉雲生 廣州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教授

 龍大軒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主編、教授

蔣海松 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副教授

 武夫波 西南政法學教務處副處長、副教授

嘉賓主持:伊曉婷 上海開放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總導演:張振華

導演組:葉雪 李讓 李民德

從曆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

10月2日晚22:00播出

主講:張生 龍大軒 主持:伊曉婷


154B1


中華法治文明在數千年的曆史變遷中始終一脈相承,呈現出強大的連續性。中華法治文明的連續性,見證了中華法治的過去,更指向中華法治的未來。哪些優秀的傳統法律文化被延續了下來?對我們當下的法治建設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守正創新 赓續曆史文脈

10月3日晚22:00播出

主講:劉雲生 武夫波



  中華法治文明吐故納新、與時俱進,不斷涵養中華民族法治精神,為中華文明的赓續長存提供了道德支撐。中華法治文明在革故鼎新中如何才能做到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是什麼為法治文明的創新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用統一性凝聚共同信念

10月4日晚22:00播出

主講:龍大軒 劉雲生


14654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彙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曆史。是什麼力量,始終将這片廣袤國土以及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凝聚在一起,即使經過一段時期的分裂,也終會再度走向統一?

用包容性融合多元文化

10月5日晚22:00播出

主講:蔣海松 武夫波



  中華文明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同其他文明的互通有無、交流互鑒,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為什麼說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取向?它如何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又如何展現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

中國文化的和平基因

10月6日晚22:00播出

主講:劉雲生 蔣海松


14A32


中華“和”文化源遠流長。小到個人身心發展、鄰裡相處,大到治國理政,國際交往,和諧、和睦、和平的“和”文化都是我們一貫的追求。中華文明的“和平性”決定了中國的和平發展之路,它将為開展國際交往和構建國際新秩序提供怎樣的新思路?


13E6F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