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0月12日,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舉辦的“刑事法研究的時代命題”學術研讨會暨“刑事法研究”叢書出版座談會在長沙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150餘人參會,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黎四奇主持研讨會。


《刑事法研究》叢書由著名法學家張智輝教授獨著,由中國檢察出版社隆重推出。這是我國首套檢察特色的刑事法學研究著作,十卷本體大精深,堪稱皇皇巨著,在法學界具有重要影響。其中《刑事法研究(第八卷·刑法理性論)》榮獲第五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黎四奇

敬大力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敬大力代表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對叢書的出版表示熱烈祝賀。敬大力對“刑事法研究的時代命題”這一主題研究表示了高度肯定,贊揚其體現了對刑事法研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發言提到,刑法研究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着力解決刑事法治的實際問題,構建創新型的現代化的刑事法學理論體系。他建議,根據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刑事訴訟法治長遠發展戰略,要重點圍繞五個時代課題開展研究:一是做好刑事訴訟法治現代化發展研究。要深⼊挖掘、分析、闡釋現代化的深刻内涵,堅持遵循司法規律,刑法研究應順應現代化發展趨勢,重視訴訟數字化等新興領域研究。二是做好公平正義刑事訴訟核⼼理念研究。認真領會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關于公平正義的論述和要求,樹立并實現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現代訴訟理念,加強公平正義基本理論、保障制度以及現有問題等研究,确保司法現代化進程以人民為中心。三是做好全面深化刑事訴訟法治領域改革研究。要推動改革理念再深化、改革格局再拓展、改革任務再落實、改革方法再創新,進⼀步加強司法體制改革、制約監督體系、重大訴訟制度改革創新及刑事司法政策等重點領域研究。四是做好刑事訴訟法治參與社會治理研究。要着重把握社會治理理念、領域、方式、制度等重大問題,拓展訴訟法治的社會治理功能。五是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訴訟法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

賈宇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賈宇代表刑法學研究會對《刑事法研究》叢書的出版表示衷心的祝賀。賈宇分析了叢書對刑事法學研究、檢察學研究的推動。他建議從中國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刑法理論,刑法學研究者要對“國之大者”了然于胸,勇挑時代重擔,紮實推進實踐基礎上的中國特色刑法學理論創新,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做出刑法學的貢獻。研究當代中國刑法學問題,需要有一個宏闊的視角,放到世界和我國發展的大曆史、大背景中去觀察、謀劃。如黨的二十大首次在報告中專章論述國家安全問題,刑法學研究需要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維護國家安全這一“頭等大事”,完善建構以危害國家安全罪為核心的刑法體系。要不斷推進刑法學知識創新、理論創新,為我國數字法治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萬春
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萬春着重分析了《刑事法研究》叢書對犯罪學研究的貢獻,叢書第四卷《犯罪學》重點關注了犯罪學基本理論、犯罪預防原理與規律及方法、腐敗犯罪的原因與預防等前沿問題。萬春提出,叢書作者張智輝教授是中國最早關注犯罪學和犯罪被害者學的學者之一,參與了新犯罪學、美國犯罪研究的理論實踐評價等著作的翻譯,編譯了犯罪被害者學,為犯罪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犯罪學研究的重要價值之一在于通過法治遏制腐敗犯罪,為黨的反腐敗決策和國家反腐敗立法提供智力支撐。《刑事法研究》叢書成果也啟發人們,刑法學的研究應當同犯罪學和被害者學的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應全方位地研究刑事法律問題,多視角地尋求預防犯罪的對策。

林維
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林維教授着重分析了叢書作者張智輝學術研究與母校“西政精神”的關聯。西政精神倡導“心系天下,自強不息,和衷共濟,嚴謹求實”,而刑法研究也需要“心系天下”,關注刑事法研究的時代命題意味着應當敏銳地觀察時代的特征,契合時代的特點,提出創新性、發展性的觀點,從而回答時代之問、國家之問和社會之問。刑法學者應當充分了解時代之變化,發出理性的法治聲音,引領社會發展。他還梳理了《刑事法研究》叢書所體現的刑法理性思想,認為這是叢書最大的學術标簽和學術貢獻。在刑法學的研究中,我國學者普遍關注的是犯罪行為本身以及犯罪構成和定罪技巧,極少對刑法學進行哲學層面的思考。而《刑事法研究》叢書第八卷《刑法理性論》從刑法的目的性出發,運用哲學思維,注重對理性這一刑法學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使刑法理論的研究進一步深化。

曹升元
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曹升元代表主辦方發言感謝各位嘉賓學者對會議的大力支持。他提出,刑事法是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學科,研究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等重大問題。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已于今年亮相。刑事法如何與時俱進、落實實踐習近平法治思想,也是全社會期待的重大議題。本次會議的召開恰逢其時,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他還從“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三個方面總結了叢書作者張老師的成就,緻敬張老師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法學學科所做的貢獻。

謝佑平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2003网站太阳集团謝佑平教授對刑事法律科學研究的時代展望提出了探讨。他提出應重視刑事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的研究,強調了各個學科自主知識體系建設;重視刑事司法當中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系問題,刑事法與程序法的研究視角并不一樣,刑法是一種國内法,但刑事法在未來的研究中要有國際視野。要重視刑事法律基礎理論的研究,超越蘇聯模式,深化基礎理論;刑事法司法實務要與時俱進,重視網絡犯罪等問題,重視犯罪治理。

劉志偉

吳孟栓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劉志偉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吳孟栓都聚焦《刑法修正案(十二)》相關問題。劉志偉分析了行賄罪的立法和司法情況,肯定了立法對行賄罪的相關立法舉措。他分析了受賄罪案件的單位犯罪問題,建議加大對行賄犯罪的打擊力度。以前由于刑法的謙抑性,考慮到要縮小行賄犯罪圈,把行賄犯罪限定為獲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但是由于目前腐敗較為嚴重,可以适當擴大這一犯罪構成要件要素範圍,加大打擊力度。吳孟栓則讨論了《刑法修正案(十二)》民營企業内部人員懲治、企業合規改革、單位犯罪理論、單位責任與個人責任、單位犯罪的刑罰配置等相關研究。

李曉明
蘇州大學國家監察研究院院長李曉明梳理了刑法發展史的基本線索,重點關注法定犯時代的未來刑法。在法定犯時代的到來之際,未來刑法的規制應重在侵犯秩序,通過立法、司法和具體的案例分析來規制引導人們的行為秩序化。這是新時代未來刑法應當關注的一個問題。他還分析了法益侵害論、罪刑關系、刑法解釋、罪與罰等基本概念範疇等問題。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所長、中國檢察學研究會秘書長郭立新、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時延安、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浙江大學光華2003网站太阳集团王敏遠教授、雲南省法學會刑事法學研究會會長、昆明理工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陳偉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原所長陳澤憲等嘉賓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刑事法研究》叢書的學術貢獻,對刑法的時代命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郭立新

時延安

王敏遠

陳偉強

陳澤憲


會議下半場是《刑事法研究(十卷本)》座談會。中國檢察出版社副社長張紅梅就《刑事法研究(十卷本)》的編輯出版情況進行了介紹。她提出,張智輝教授已經在檢察出版社出版了38部作品,其中《刑事法研究》叢書一共是十冊,分不同時段出版,是張智輝教授刻苦鑽研精神的真實寫照,體現了對刑事法學研究領域一些重大問題的深入思考,視野寬闊,其中涉及刑法學、國際刑法、刑事訴訟法學、犯罪學、檢察學等多個學科,在刑法學基礎理論、檢察學、刑事法治、司法改革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具有開創性、原創性。

張紅梅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敬大力發言指出,《刑事法研究》叢書是刑事法研究的鴻篇巨制, 廣泛涉及刑法、刑事訴訟法、犯罪學、刑事政策學、國際刑法、刑事司法和檢察制度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叢書最大的啟示之一是應當進一步促進刑事法學研究融合發展。在當今社會對刑事犯罪的治理問題上,要切實把握刑事多學科融合發展内涵,用好刑事一體化研究方法。學科融合發展是推動刑事法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是實現中國刑事法治現代化的重要一環。任何刑事學科研究都不可能孤立完成,不僅要從本學科之内研究本學科,更要從本學科之上、之外研究本學科,關注其他刑事學科内容在本學科研究中的關聯作用。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賈宇評價《刑事法研究(十卷本)》學養深厚,體大精深,在中國刑法學、國際刑法學、犯罪學、犯罪被害者學、刑事訴訟法學、檢察學、司法制度及其改革等多個領域都有建樹,形成了刑事一體化的研究風格,集刑法理性化研究之大成。
中國法學會原副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咨詢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原副檢察長朱孝清教授在書評中提出,該叢書蔚為大觀,具有廣闊的研究視野、強烈的問題意識、前瞻的學術思想和嚴謹的思維邏輯,研究内容貫通中外刑事法各個領域,是一部鴻篇巨著,該叢書具有貫通、前瞻、理性、融會四個鮮明的特點。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原會長、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研究院院長卞建林教授在書評中提出,《刑事法研究》叢書将刑事一體化思想融會貫通,融通學科聯系、立足中國國情、放眼國際視野,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實踐指導意義和改革參考意義。

張智輝
座談會的最後,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刑事法研究(十卷本)》作者張智輝教授作總結發言。他對來賓們真摯表示了感謝、感慨、感恩之情。張智輝教授回顧了自己的刑事法學研究之路,坦誠自己不是一個專門從事學術研究或教學的學者,早年在從事編輯工作、科研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司法實務,後來才專門從事法學教學研究工作。理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業餘愛好,但因此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貫通,更注重把視野擴展到與刑法學密切相關的國際刑法學、犯罪學、犯罪被害者學、刑事訴訟法學、檢察學、司法制度及其改革等多個領域,形成刑事一體化的研究領域。


朱轶佳
會上還發行了《新時代刑事法探微——張智輝教授七十華誕慶賀文集》一書。 法律出版社高級策劃編輯朱轶佳介紹了《新時代刑事法探微》的編輯出版情況。本書是張智輝教授學生的論文和文章彙編而成的文集,這些學生研究的問題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刑事法的發展沿革和曆史變遷。本文集既是作為學生獻給張智輝教授七十壽誕的賀禮,以表達對張智輝教授的感激之情,也希望通過以圖書出版的方式,更好地弘揚張智輝教授的學術思想和治學精神。
張智輝教授1954年生于陝西武功,現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网站太阳集团國家腐敗預防與懲治研究中心主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咨詢委員,系首批“當代中國法學名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改辦主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所長,兼任國際刑法學協會中國分會副主席、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等。自1984年起,張智輝教授已從事近四十年司法實踐和法學研究工作。四十年間,張智輝教授貫通刑事司法實踐與理論研究,為新中國司法改革實踐和刑事法治理論研究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