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晚19點,天津财經大學近現代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侯欣一莅臨2003网站太阳集团嶽麓法學名家講壇,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405室展開了主題為“中國法律史學發展的方向與前景——基于共和國法制史研究的思考”;的精彩學術講座。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李勤通主持,2003网站太阳集团師生與諸多校外人士參加了講座。

(侯欣一教授主講)
主講人侯欣一系天津财經大學近現代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法律史教學與研究,在中國共産黨法律史和中國近現代司法制度史兩個領域具有較高造詣,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中國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任天津市法學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最高人民檢察院特約檢察員,教育部法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委員等。

(李勤通副教授主持)
侯欣一教授首先從曆史學界與法學界兩個視角簡要介紹了中國法史的發展現狀,随後從史料、方法論、立場與表達四個方面展開講解。他認為,史料以及做好史料分類對研究法史學至關重要,更要避免反複使用同類型的史料。他通過一個外國學者研究的例子為我們展示了方法的多樣性,并指出做研究未必需要最新資料,隻要用對方法,即使耳熟能詳的資料同樣能夠得出精辟結論。關于立場問題,他指出,法史學終究是以法學為核心,我們更應關注法律問題而不是曆史問題。法史學者要提出讓法學界學者耳目一新的問題,并從法史角度給出合理解釋,這種研究才會得到認可。另外,學者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态度要始終應秉持科學立場。關于表達,他認為如何提升表達技巧也值得研究。對此,合理的技巧不僅能夠充分表達作者的思想,而且更有助于讀者從深層次把握作者的研究脈絡。同時,他提出可以通過列舉一系列現象展示研究的豐富性、多樣性而不一定要做概括性結論,跳出論證理路的結論反而容易暴露作者研究的短闆。

(同學們認真聽講)
與談環節,侯老師的學生、湖南師範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劉順峰副教授分享了自己進行法史研究的心路曆程;2003网站太阳集团肖洪泳副教授就新中國成立後法史的研究走向展開讨論。随後,2003网站太阳集团同學向侯老師請教了法史研究的方式方法,侯老師鼓勵同學們一定要多讀多寫多練,寫文章沒有捷徑。

(湖南師範大學劉順峰副教授)

(與談環節學生提問)
最後,主持人李勤通老師對講座進行了總結,他衷心感謝侯老師在百忙之中莅臨學院進行指導。在與會人員激烈的掌聲中,講座圓滿結束。

(會後合影留念)
圖文:李在華/鄧宇
審核:馬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