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晚,湖南湘軍麓和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知識産權專業委員會主任,湘知知産團隊負責人,執業專利代理師,長沙市知識産權糾紛調解委員會調解員章瑩律師應邀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北校區開展JM實務講座,講座主題為品牌維權訴訟實務。

章律師根據自己的品牌維權訴訟經驗,從維權主體、維權方式、民事責任、侵權判定四個方面來展開講座内容。首先維權主體包括商标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和未注冊商标的主體,章律師通過講解“長高電信“”七天酒店“等案例,強調商标侵權案件的關鍵是商标權利的不确定性,同時也引發同學們思考行政确權流程中的權利審查對侵權判定的影響。之後章律師分析品牌維權方式包括行政投訴和平台投訴(避風港制度),民事訴訟、刑事立案三種方式,并分别講述了這三種維權方式的特點,以及應當依據《商标法》《反不正當競争法》等相關法條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幫助。

接着章律師通過講述常見的四種侵權行為,向同學們展示了商标侵權案件要素具體包括:确定商标權的權利範圍,确定被控侵權行為(包括被控侵權的标識和使用範圍),是否為商标法意義上的商标使用行為,商标相同或近似判斷、使用商品相同或類似判斷,是否足以産生混淆,民事責任的确定。章律師從商标侵權的判斷難點入手,講述侵權比對應當采取整體比對、要部比對、隔離觀察等比對方法,通過用具體的标識展示,讓同學們掌握對比方法,思考其是否構成侵權。

最後,章律師通過分享實務中的品牌維權案例,帶同學們一起穿梭于行政确權、行政執法、民事訴訟交織的實踐案例中,在錯綜複雜的權利動态中,隻有洞悉權利本質,才能真正做到維護品牌利益。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同學學習心得
1、李靜楚
本次講座探讨了實務中有關商标侵權的案件處理,從維權主體、侵權構成要件和責任承擔等方面明确了商标侵權案件的具體内容,指明了在實務中進行商标維權的方法和範圍。
商标侵權的維權主體包括商标注冊人或利害關系人,在發生注冊商标專用權被侵害時,獨占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排他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和商标注冊人共同起訴,也可以在商标注冊人不起訴的情況下,自行提起訴訟。應當注意的是,行政确權流程中的權利審查對侵權判定具有重大影響,審查結果很可能成為法院作出判決的重要依據。
商标侵權的維權方式包括多種,既包括投訴,即行政執法和平台投訴(避風港制度),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還包括刑法上的救濟方法,即通過适用《刑法》中關于假冒注冊商标罪、假冒與侵權、商品商标、服務商标等的規定。
商标侵權的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消除影響和承擔開支等多種方式。對已注冊商标進行維權可以以《商标法》為法律依據,對未注冊商标進行保護可以以《反不正當競争法》為法律依據。商标侵權案件的要素包括确定商标權的權利範圍,确定被控侵權行為——被控侵權的标識和使用範圍,是否為商标法意義上的商标使用行為,商标相同或近似判斷,使用範圍同種或類似判斷,二者的使用是否足以産生混淆以及民事責任的确定。
商标的侵權行為人包括産品生産者,也可能包括産品銷售者、商标印制者、包材生産者和一人股東等多主體。商标侵權主要有四種行為,即相同商品相同商标、相同商品近似商标、類似商品相同商标以及類似商品近似商标。商标侵權的判斷難點包括相關公衆的判斷、類似商品的判斷和近似商标的判斷,要采取整體比對、要部比對和隔離觀察等多種比對方法進行判定。
在商标維權案件的處理過程中,行政審查和司法裁判、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相互交織,錯綜複雜,不确定性極強,重要的是明确維權的權利基礎,洞悉權利本質,維護品牌利益。此外還要格外注重證據的收集和辯論技巧,主張惡意的懲罰性賠償時要列明計算數額和計算依據,善于運用網絡記錄、行業的一般利潤等信息,在法庭辯論的過程中要避免不小心的自認和導緻證據瑕疵的發言。
2、仰海椰
章律師以品牌維權訴訟為主題講解了多方實務經驗。
首先,商标維權主體多樣。以長高電新案、七天酒店案引人入勝。長高電新案展示了一個惡意搶注商标最終商标被判無效的案例;七天酒店案以馳名商标侵權未獲支持,對此可以變通,在一審中增加不正當競争訴請,強調變動性。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行政确權流程中的權利審查對侵權判定一定具有影響。
其次,維權方式也是多樣的,包括行政上的投訴、民事訴訟和刑事維權。電商平台的避風港規則由來已久,在電商平台維權糾紛中常見;刑事維權方式的困難度較高,往往一模一樣、證據充足才有可能立案。民事訴訟的提起具有前提條件,先鑒定或先經過行政處罰認定侵犯注冊商标。總體而言,維權方式以民事訴訟為主。
再次,民事責任多元,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承擔開支。維權目标應在起訴書中列明,其中賠償損失隻能通過民事訴訟取得。最後,侵權判定作為講座的重點内容。在判定侵權前要掌握《商标法》和《反不正當競争法》規定、商标侵權案件要素、管轄問題、侵權行為、判定難點等。值得注意的是商标要做商标性用途,才有商标侵權的可能。核準注冊的商标及商品項目在争議中可作擴大追究。在具體案件辦理中,行政确權和司法訴訟是交織在一起的,要學會把握權利基礎,注重證據,訴訟中避免不利“自認”等等。
3、王麗君
章瑩律師首先介紹了品牌維權案件中的維權主體,包括權利人(商标注冊人)、利害關系人(商标被許可使用人)和未注冊商标的主體,其中未注冊商标必須滿足在先使用且有一定影響這兩個條件。章瑩律師通過七天商标和猴福齊天訴長高電新兩個案件,介紹了商标搶注這類案件在司法實踐中的情形,指出商标侵權案件的典型特點是商标權利的不确定性。爾後,章律師介紹了投訴、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三種維權渠道,以及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消除影響和承擔開支五種維權目标。
品牌維權案件中最關鍵的問題在于侵權判定。這類案件的法律依據主要有《商标法》第56條、第13條、第32條,且《反不正當競争法》通常作為兜底法條,以确定權利邊界。實踐中的焦點問題主要有如何确定商标權的權利範圍、如何确定被控侵權行為以及民事責任的确定等。這類案件的判斷難點則在于相關公衆的界定以及類似商品和近似商标的判斷,章律師運用玫德集團訴濰坊耐克管業案對侵權商标比對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最後,章律師強調實踐中惡意懲罰賠償的主張需要結合侵權人的主觀故意來認定,且一定要有明确的損失計算依據,而具體的損失數據可以通過向法院提交文書提出命令,或者利用網絡平台計算商品銷量等方法來獲得。
4、李思睿
章瑩律師開展了《品牌維權訴訟實務》的講座,章律師首先說明了作為維權主體的權利人(商标注冊人)、利害關系人(獨占使用被許可人、排他使用被許可人、普通使用被許可人)、未注冊商标(需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響,類似商标保護)。章律師從長高電信案例引入,該案最終注冊商标宣告無效,法院先行裁定駁回起訴。而後又介紹了七天案例,最終七天未認定馳名商标,賠償數額分段計算。行政确權流程中的權利審查對侵權判斷存在影響,訴訟中商标判定對訴訟的影響一定存在。品牌維權可以從投訴即利用行政執法或平台投訴的方式、民事訴訟的方式、刑事(涉及假冒注冊商标罪)的方式進行。維權目标一般而言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承擔開支五個方面。
侵權判定的法律依據包括以保護注冊商标為主的《商标法》和保護未注冊商标的《反不正當競争法》,商标侵權案件要素包括:1、确定商标權的權利範圍。2、确定被控侵權行為,包括被控侵權的标識和适用範圍。3、是否為商标法意義上的商标使用行為。4、商标相同或近似判斷,使用範圍同種或類似判斷,二者的使用是否足以産生混淆。5、民事責任的确定。
侵權行為包括相同商品相同商标、相同商品近似商标、類似商品相同商标、類似商品近似商标四種。在對侵權行為判斷中存在諸多難點,包括對相關公衆、類似商品和近似商标的認定。侵權比對可以從整體比對、要部比對、隔離觀察三方面進行。
5、楊馨雨
本次講座章律師從維權主體、維權方式、民事責任、侵權判定四個方面講解了品牌維權訴訟實務這一主題。
(一)維權主體
首先在維權主體方面,維權主體包括權利人(商标注冊人)、利害關系人(獨占使用被許可人、排他使用被許可人、普通使用被許可人)和未注冊商标(在先使用、有一定影響),并且以長高電新和七天連鎖酒店案例深入淺出進行闡明,又以行政确權流程中的權利審查對侵權判定的影響引發同學思考。
(二)維權方式
在維權方式上,章律師講訴了三種方式,包括投訴、民事訴訟、刑事方式。其中投訴包括行政執法和平台投訴,即避風港原則,而民事訴訟則主要為法院訴訟,刑事則涉及假冒注冊商标罪、假冒與侵權等。
(三)民事責任(維權目标)
章律師提到,維權目标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承擔開支,其中賠償損失隻能通過民事方式實現。
(四)侵權判定
章律師強調侵權判定是本次講座的重點,其以《商标法》《反不正當競争法》的法律依據着手,深入分析了商标侵權案件的要素,例如确定商标權的權利範圍、确定被控侵權行為、是否為商标法意義上的商标使用行為等。其次章律師帶領同學再次複習了品牌實務的管轄、被告等知識,并結合多種案例講解不同知識,最後,章律師以“洞悉權利本質、維護品牌利益”結束整場講座。
通過本次講座,我對品牌維權訴訟實務有了一定程度的,尤其是章律師結合各類案例對具體的法律知識進行詳實、細緻的分析,增進了我們對于知識産權實務難點和重點的基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