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術動态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術動态 >> 正文

董石桃教授作“中美專家參與決策價值取向的曆史變遷與宏觀比較”專題講座

時間:2017-04-12 浏覽量:

講座董石桃.jpg

2017年4月11日下午16點,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董石桃教授在法學樓303教室主講題為“中美專家參與決策價值取向的曆史變遷與宏觀比較”學術講座,我院公共管理系系主任郭漸強教授擔任主持人。

董教授首先介紹了問題意識和研究緣起。他認為,智庫建設的核心和本質:在于處理好“知識”和“政治”的關系。知識和政治的關系是政治發展中的經典問題之一,從古代柏拉圖的“哲學王”政治構想、孔子的“聖人”或“賢人”政治理念,到近代政治學試圖擺脫倫理道德影響,重構君主權力施行的技術性,或深入剖析官僚制的技術理性(韋伯)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着對“知識和政治的關系”問題的關注。繼而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是過多的側重從個體權威(如君主的知識和道德)或組織架構(如科層制的技術理性)上來探讨。

然後董教授引出處理“知識”與“政治”關系的關鍵環節就是專家參與公共決策。專家是專業知識的主要社會群體載體,在知識和政治之間充當了社會中介的作用。接着,董教授分析了專家參與決策的關鍵影響因素、專家參與公共決策的内在價值張力。并用宏觀的比較曆史分析方法,介紹了中國先秦時期、秦漢至宋元時期、明清時期、民國時期、建國後到改革開放後,專家參與的主要形式、價值取向、參與方式及影響力。還比較性地介紹美國聯邦政府初期、政黨分贓時期、20世紀上半時期、20世紀40—60年代、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專家參與公共決策價值取向的狀況。讓同學們生動地感受了一場在中美兩國專家參與公共決策價值取向曆史變遷的文化盛宴。

董教授比較地分析了中美專家參與決策價值取向的相同點和差異。指出政治性價值取向對專家性價值取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外在影響,專業性價值取向為政治價值取向發展提供了基本的信譽支撐。為尋求專業性與政治性的互動及平衡,未來需解決好兩大方面的問題:一是專家參與角色的定位問題,二是促進專業性和政治性互動的制度化。

最後,董教授鼓勵同學們去思考和研究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方面的有關問題,大家對今日的講座也受益匪淺。在主持人郭漸強教授的總結中,講座圓滿結束。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