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2003网站太阳集团姚詩教授在CSSCI來源期刊,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外法學》2021年第3期發表論文《不真正不作為犯 德日的差異演進及中國的後發式研究》。
文章指出,德日兩國在不真正不作為犯的合法性根據上産生分歧;這一分歧在各自立法和司法實踐的催化下被加倍放大,導緻兩國對不真正不作為犯的功能定位形成對立,進而對不真正不作為犯教義學展開差異建構;兩國在作為和不作為的區分、保證人和因果關系的認定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區别。和德日相比,我國對不真正不作為犯的研究屬于“後發式”研究,學界、司法和立法三方之間缺乏長期互動探讨,這是我國不作為犯功能性定位缺失、教義學研究滞後之肇因。應對相關司法判決進行整體研究,發掘“普遍的價值取向”,通過考察不真正不作為犯适用規模和法官對該類犯罪的處罰态度來“反推”我國不真正不作為犯的功能定位,并以此指導我國教義學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