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蔣海松在法學類CSSCI核心期刊《現代法學》2022年第1期發表論文《民法典傳統基因與民族特色的法理解析》。
文章指出,我國民法典汲取了優秀傳統法文化,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傳統法文化既形塑了民法典的獨特人文精神,也對其制度建構深具啟示。在精神牽引上,傳統文化的德法合治影響了民法典濃厚的道德關懷,重視抽象化的人之德性價值為人格權獨立成篇提供了哲理論證,傳統民本精神、“法順人情”、天人合一思想、誠信文化都有其精神傳承。在民法典制度安排上,繼承了傳統的典章治理智慧和通過法典化增強民族認同的政治使命,“有典有冊”、律例統編的傳統形式啟發了民法典簡約的立法技術。此外,在具體制度上,傳統家事法律制度深刻影響了婚姻家庭編,傳統典權制度為農村土地“三權分置”進行了曆史論證。民法典對民族特色的彰顯并非偶然,其原因在于民法典是民族特質的法意凝練,法治發展趨勢要求從法律移植到“中國之治”,通過民法典提振民族精神也具有世界經驗。但傳統法文化影響不能過度拔高,其諸多人文主張僅停留在觀念層次,而缺乏制度建構。應對傳統觀念進行現代化的制度轉換與批判性繼承,引領新的社會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