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趙香如在《北方法學》(北大核心,法學CSSCI擴展版來源)發表論文《認罪認罰從寬的制度确信與刑法确認——從法社會學進入法教義學》。

針對當前我國學術界對認罪認罰制度合理性追問的不足和刑法實體法研究的欠缺,該文從法社會學的視角,探讨人類社會審判方式的變革及其推動力,進而揭示認罪認罰是審判方式進化的必然歸宿;并對量刑情節進行體系-目的的教義學分析,從而得出認罪認罰在刑法實體法中的應然歸宿。該文認為,認罪認罰的闊步前行潛伏着制度危機,必須對制度的曆史起源與社會基礎進行法社會學視角的追問,從而确信該制度的曆史必然性和社會必要性。在此基礎上,運用刑罰上積極的一般預防主義确立認罰制度的法教義學地位,即積極的一般預防情節,據此可以化解司法困惑,得出認罰制度的适用應采用精準的量刑建議、其适用于公訴後一審結束前、适用案件原則上不能上訴以及其他适用限制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