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央視主講嘉賓、北航趙明教授開講古代三大變法

時間:2013-10-31 浏覽量:

講座.JPG

央視主講嘉賓、北航趙明教授開講古代三大變法

2013年10月29日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趙明教授在我院模拟法庭開講《古代三大變法與中華帝國文明》。趙明教授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理學和法史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西南政法大學和湘潭大學教授,擔任中央電視台“法律講堂”主講嘉賓,著述豐富,在學界饒有影響。

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助理蔣海松老師主持。蔣老師首先以“大才大節大情”六字開篇介紹了趙明教授,盛贊趙明教授的博才多識、铮铮傲骨以及對于學子晚輩的深情關懷。

複件 海松主持.JPG

趙明教授首先介紹了不同版本的“三大變法”,并提出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戊戌變法在諸多古代變法中對中華帝國文明影響最為深遠、意義最為重大。商鞅變法奠定了大秦帝國富強基礎,是中華帝國文明的真正開始。王安石變法是在另一個千年節點中在帝國文明面臨危機時刻發生的重大變法。而戊戌變法是近代大變革的開始,是帝國的近代轉型。

趙老師聚焦古代三大變法中的立法者,并試圖從這些變法中總結經驗教訓,探尋三大變法中的立法者對于中華帝國文明的産生、興盛直至衰敗的影響以及對于今天的啟迪意義。他認為立法者有兩種,一種是人類心靈秩序的立法者,西方從古希臘一直到近代各種著述中都有所涉及,而我國古代心靈秩序的立法者以孔子為代表;另外一種是外在秩序的立法者,而今晚講座主要涉及這一問題。

趙老師認為,商鞅變法為秦國統一六國、開創中華帝國文明奠定了堅實基礎。商鞅沒有詩人的雅興,沒有文人的浪漫情懷,理智得近乎冷酷,他拒絕一切虛文假義,但不意味着沒有真誠的政治道德意識。商鞅是一個知曉經術而深通世務的政治家和立法者,他有堅定的政治意志,高超的立法技藝,并擁有超越道德評價之上的政治德性,商鞅變法颠覆了分封政制,并開創了其後延續兩千多年的帝國政制結構。

趙明教授認為秦帝國雖然開創了大一統的華夏文明,在政治上卻有兩個使命沒有完成,一個是國家的政治合法性問題,另一個就是邊患問題。北宋是中國曆史上最典型的文人政治時代,王安石作為文人士大夫的領袖,擔綱變法大臣,欲憑勇氣與魄力,以求革除冗兵、冗官、冗費的弊政、富國強兵,成就了一個文人在帝國的最高政治夢想。但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留下文人政治的一曲悲歌,而帝國文明從此也開始走下坡路。究其原因,趙明教授認為有二,一是文人當政,文人之間相互的鬥争傾軋;二是由于皇權高度集中,君臣之間缺乏信任。其教訓在于,變法大業的完成需要政治共識的達成,需要大公無私的德行與高超的立法技藝。

時至清朝晚期,帝國所面臨的敵人不在北方邊患,而是海上的西方列強。面對這樣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光緒皇帝采納維新派的建議進行戊戌變法。這是中國政治與法制現代化曆程的真正開端。變法欲全面變革中國帝國政治與法制傳統,以民主、民權等原則創制新的政治法律文化體系。但戊戌變法很快失敗,改良式的變法終究被轟轟烈烈的革命所取代,大清帝國也成了我們這古老文明中的最後一個帝國。趙明教授認為戊戌變法相對于前兩次變法,其現實意義雖小,但其象征意義卻是前兩次變法所不可比拟的,甚至直到今天,戊戌變法的使命仍未完成。

趙明教授最後在總結三大變法的基礎上,認為要想促成現代轉型,需要優秀的立法者,需要培育立法者的德性與技藝,特别需要解決好三大問題:古老天下觀與現代世界觀的沖突,道德意識與理性的碰撞,傳統禮樂文明秩序與世俗理性的國際法則的關系。

主講結束後,趙明老師還回答了現場同學的提問。趙老師妙語疊出,字字珠玑,幽默風趣,生動形象,其獨特的講課風格讓全場聽衆深感陶醉,全場笑聲不斷,高潮疊起。

最後主持人蔣老師總結了湘楚文明與三大變法的關聯,特别介紹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前身之一時務學堂作為晚清變法的策源地的曆史,鼓勵同學們按照時務學堂中文總教習、變法旗手梁啟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的教導,力争成為擔當新時代使命的立法者。

講座同時也是湖湘人文讀書會及道林文化系列活動,湖南電視台《湖湘講堂》總制片人柳理及各界嘉賓參加了講座。

DSC_7133.JPG

(湖湘人文讀書會 李志恒 撰)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