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科學研究 >> 學術刊物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科學研究 >> 學術刊物 >> 正文

學術快訊 |《湖湘法學評論》熊謀林教授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時間:2024-09-12 浏覽量:


近日,西南财經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刑事法學研究所所長熊謀林發表在《湖湘法學評論》2024年第1期“實證·數量法學”欄目的論文《“實證法學”的概念術語回顧與回歸——基于文獻的實證法學研究整合路徑》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24年07期全文轉載。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的轉載量(率)被學術界和期刊界視為人文社科領域中客觀公正、影響廣泛的學術評價标準之一。其中,《法理學、法史學》精選國内外法理學、法史學方面的優秀研究成果,彙集法學基礎理論、現實法治、法律文化、法史學研究的新觀點、新思想、新方法與新突破,突出法理的深度與法史的厚度,注重時代呼應性與現實指導性,是法學基礎研究的重要交流平台。



文章指出, 伴随着實證研究概念和範疇的思想大讨論,法學界在過去幾十年湧現出大量相關的方法或學科術語。雖然各種術語本來根植于實證研究,但由于每種術語未對既有術語作細緻的文獻回顧和概念分析,而呈現出術語間前後矛盾、自我否定、相互攻擊、相互整合的泛化和分化現象。從方法和學科層面來看,要實現實證研究的發展和繁盛,就必然需要在開放和團結的學術平台下統一學術理念,“實證法學”應該是整合研究隊伍的最妥當路徑。将當代實證法學研究的源頭定位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了解錢學森和吳世宦所引領的法學研究方法大讨論對實證法學的影響,可以澄清有關起源問題的誤解。實證法學的傳統術語在早期都包含定量和定性,近十年才因個人理解或方法偏愛引發術語之争。新興術語雖然在定量或定性、樣本大小、理念内涵、技術方法上有所差異,但都是基于實證研究發展起來的,其術語之争也源于割裂文獻所緻的自創概念。回歸實證研究的本質,停止術語和概念之争,隻要正确和恰當地定義實證法學,便可以實現整合實證法學研究的目标。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