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之所趨 無遠弗屆

“人,隻有找到一生熱愛之所在,才能永遠精神抖擻、步履矯健。在刑法學殿堂不懈探索,就是我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每談至此,劉期湘總藏不住自己眼神中的熱愛與堅定。
劉期湘,法學博士、政治學博士後、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湖南工商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湖南刑法學會副會長、湖南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檢察院司法體制改革咨詢專家。他曾求學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武漢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相繼獲得刑法學碩士學位、刑法學博士學位。主要擅長中國刑法學、廉政法學、教育法治等研究領域,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重點1項)、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省教科規劃重大委托項目1項、司法部課題1項等。在《光明日報(理論版)》《人民日報(理論版)》《法學評論》《東方法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5份研究報告獲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研究成果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成果要報》、光明網等刊發和轉載。應邀參與國家預防腐敗局組織的法律起草工作;全程參與省市地方立法文本的起草和調研論證工作。
大道如砥 行者無疆

“自入刑法學殿,我便心懷對‘過失犯罪’研究之情愫。志向,要銘記于心,更要落實于行。”因此,劉期湘長期深耕于食品藥品、生物醫療、工程礦産、生态環境等高危行業監督過失犯罪研究,做了大量比較研究和實證分析,先後承擔了《高危行業監督過失犯罪研究》《生态環境監督過失犯罪主體拓展研究》等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重點1項),省部級課題3項,其中《高危行業監督過失犯罪研究》核心觀點被全國社科規劃辦《成果要報》刊發;在《人民日報(理論版)》《光明日報(理論版)》《法學評論》《法學雜志》等重要刊物發表《用法治手段保護生态環境》《食品安全應加強刑法保護》《論食品安全監督過失犯罪風險防控法理基礎》《論食品安全監督過失責任》等6篇文章;在《湖南日報(理論智庫)》發表《完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需持續發力法治化、制度化、科技化》報告,并被光明網·理論綜合全文轉載;在全國百佳出版社出版《高危行業監督過失犯罪研究》《過失犯中的違反注意義務研究》相關專著2部。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我國過失犯罪理論體系,正确厘清罪與非罪的界限,減少高危行業領域發生監督過失犯罪的争議和分歧,有效預防和準确懲處監督過失犯罪。
“科學研究要笃行不怠,絕不能坐而論道,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才能更好地認識規律,才能貢獻出有助于社會發展的研究成果。”劉期湘常這樣與學生說。苦盡甘來的甜更彌足珍貴,行且堅毅能讓看似枯燥乏味的科研之路充滿了樂趣和幸福,劉期湘教授在高危行業監督過失犯罪領域堅持不懈地研究,也讓他與刑法學的情感牽絆愈加深厚與珍貴,“未來的科研之路,道阻且長,但我更堅定地相信,行則将至。”
提燈引路 育夢成光

劉期湘在潛心學術研究之時,堅守教學一線近20年,始終堅持“課程思政”“專業育人”“德法兼修”,自覺将學生作為一切教學活動開展的中心,将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檢驗教學工作的根本标準;始終牢記課堂教學是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不斷豐富和強化課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和專業知識的價值引領;始終堅持深入學生群體,與學生并肩同行,不僅傳授理論知識,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更用言傳身教讓學生打開格局和境界,不懈思索與探求,培養了一批傑出的法學人才,服務在全國各地社會所需之處。
轉自|“湖南工商大學”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