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本科生培養 >> 教學成果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本科生培養 >> 教學成果 >> 正文

金課建設|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知識産權法》

時間:2021-10-23 浏覽量:

2003网站太阳集团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知識産權法


課程簡介

課程團隊

《知識産權法》是法學專業核心課程,課程授課團隊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知識産權研究中心喻玲教授、羅靜副教授、黎楚文助理教授和汪葉助理教授等組成,教學設計指導組由屈茂輝教授、劉定華教授、陳錦紅副教授等組成。教學團隊與思政課教師協同合作,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同時結合知識産權法課程特點和新文科建設的需要,組建跨學科專家和實務專家團隊,參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活動。



教學目标

《知識産權法》課程踐行“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引導”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旨在實現知識、能力、素質三重目标,培養“德法兼修”有責任擔當的新時代卓越法治人才。



所獲榮譽

2003网站太阳集团課程思政示範課程(2019)、首批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2020)。



課程内容

總體設計

1.總體設計

圍繞課程育人目标,提煉教學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突出專業精神和法律職業倫理;融入人生态度、科學精神、社會責任、家國情懷等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專業自豪感、行業領域的發展信心、法治中國的使命感,形成專業報效國家的奮鬥理想。

2.課程思政開展情況

(1)教學目标升級:寓價值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啟迪學生辨析正義之本質,探索公共之福祉,反思自身之價值,立足學科與專業領域,成為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使命擔當的新時代法治人才。

(2)教學内容優化: 提煉思政元素和思政資源,結合知識點深入挖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等重要論述和面向2035年的強國知識産權戰略中對課程教學的支撐内容,重構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标法、反不正當競争法等領域教學内容。

以人工智能、區塊鍊、“卡脖子”技術和生物醫藥專利等問題為切入點,探讨法律與技術的互動,解析知識産權對創新激勵的作用,明晰知識産權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地位,對知識産權強國戰略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意義;從傳統知識和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角度探讨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結合生物剽竊的規制和知識産權國際合作與保護,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與擔當。

(3)教學模式變革:線上線下課程資源平台結合,課前課中課後貫穿,打破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實現全程育人,潤物細無聲。



3.課程思政資源建設

以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等重要論述為基本遵循,圍繞知識體系構建系統完善的課程思政案例庫、課程思政資源包和教學課件。


課程評價與成效

課程連續九年學生評教優秀,專家和督導評價優秀,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專業自豪感提升,不少學生選擇以此為專業方向在國内外名校繼續升學深造。

課程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和校級競賽中獲獎成果顯著,先後獲得第四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文科組一等獎、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文科組一等獎、2003网站太阳集团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

課程思政改革經驗在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湘潭大學、湖南省第一師範、長沙師範學院等衆多高校作示範和推廣,并通過湖南省法學教育研究會的平台,持續發揮帶動作用。


課程特色

1.教學理念

踐行“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引導”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以“價值引導”之道、“以學生為中心”之術、“融合創新”之器實現課程思政建設。

2.教學内容創新

面向學生需求、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科發展需求, 重構教學内容,以“有趣、有思、有為”提升時代性、高階性、創新性和價值引導性,以制度自信、專業自信,激發學生内在潛力和學習動力,實現全面發展。

3.育人團隊協作

打造“三個協同”育人團隊,實現專業課與思政課教師協同,師生教研協同、專業課與社會大思政課協同。


文稿 | 喻玲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