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本期國獎人物專訪,我們對話魯楠,聆聽她的故事。

魯楠,2022級法律碩士(法學)研究生。曾獲2023年度國家獎學金、2023年度校級一等學金、2022年度校級一等獎學金;獲得優秀研究生标兵、優秀研究生、優秀團幹部等榮譽稱号;擔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2022級團委團總支,參與組織多項學生工作。
1學習生活
規劃時間,追求學業與生活的平衡
Q:祝賀你取得獲得國家獎學金、校級一等獎學金,研一的學習任務比較繁重,你是怎麼規劃學習與生活并取得優秀的成績呢?
A: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做好規劃,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隻有合理地劃分每一個任務完成的時間,才能更高效地平衡學習和生活。可以制定長期計劃和階段性計劃,既有宏觀的目标,也有細化到每天要完成的具體任務。長期計劃可以以“年”為單位,合理劃分每個任務的時間,這樣才有持續的動力和滿足感去完成這些任務;其次就是要提升執行力,盡量提前完成任務而不要拖延到最後。平時注重勞逸結合,建議大家可以利用白天的時間段來保持專注學習,晚上再去進行課餘活動,來兼顧學習生活和日常生活。
Q:面對學業和就業的壓力,你會怎麼排解呢?
A:與其逃避不如從根源上解決壓力。首先要找到壓力的根源,找到之後可以向身邊的學長學姐或者老師朋友尋求建議,而不要一個人内耗。并且需要認識到解決壓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解決壓力的過程中,要及時調整心态,抱着一種“任何困難總會被解決”的心态享受當下,不要為沒有發生的遙遠的事情而憂慮。
2學生工作
不畏挑戰,在學生工作中收獲滿滿
Q:團總支的工作會與日常的學習生活有沖突嗎,當兩者産生沖突的時候你是怎麼平衡的?
A:在大部分情況下團委的工作很少與學習産生沖突,但也存在需要兼顧的時候。在産生沖突的時候可以為自己設置優先級事項,先做最重要、緊急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可以排在次一級。在校期間,學習相對來說是最重要的,可以每天保留一個特定的不受任何幹擾的時間去專注學習,将一些需要持續學習的任務放在這段時間裡,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注度和學習效率。
Q:團總支需要負責學院團委和各支部團組織的銜接工作、内部團活動等,可以說說團總支的工作為你帶來了什麼難忘的收獲嗎?
A:首先,完成團委的工作讓我考慮事情更全面了,在團委工作時需要根據下發的通知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自己要逐步細化工作内容并提高工作的可實施性;同時我還認識到了要給任務的完成預留一些機動時間,任務的截止時間不能設置在學校要求提交的時間,需要預留半天到一天去進行彙總和完善。這放在學習任務上也是一樣,避免将任務堆積到最後一刻完成。
3發表論文
堅定自我,在激烈競争中踏實前行
Q:我們看到你有發表關于負有照護職責人員性侵罪的論文,當時是什麼契機讓你想到要去發表論文?在發表論文的過程中有遇到什麼阻礙嗎?最後是怎麼解決相關困難的呢?
A:這篇論文最初是一篇課程論文,當時覺得比較完整且契合社會熱點,就想看看能不能發表,之後去了解了有關論文發表的相關事項。我覺得最大的阻礙就是投稿的過程中會多次被期刊拒絕,因為現在的投稿的稿件數量特别多,但期刊發表論文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且自身文章的質量也有待提升,所以競争比較激烈。
為了解決這個阻礙,我前期了解了不同期刊各自的特點,認真關注其他投稿成功的人分享的經驗,據此完善調整自己的論文内容。另外,完善論文邏輯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可以将寫好的論文拿給身邊的朋友看,檢查是否存在邏輯漏洞和論證瑕疵,因為自己看自己的文章往往很難發現缺陷。

4職業規劃
勇于實踐,在不斷探索中做好規劃
Q:我們看到你有很多段律所的實習,你将律所作為自己的實習主要目标的原因是什麼呢?在實習過程中,是否感受到了訴訟和非訴業務之間的區别?
A:因為自己以後想從事律師行業,就想多在律所裡面實習,感受律所的環境,去積累一些實踐的經驗。我這幾段律所的經曆分别是民商事訴訟和非訴領域,對于二者的差别,我認為訴訟會更注重語言表達能力,非訴更注重文字表達能力,對抗性相對沒有那麼強。還有就是未來的獨立性和案源方面,訴訟會更有優勢,非訴會更強調律所整體的品牌和聲譽,而且由于目前整體的經濟環境,訴訟相較于部分非訴領域更加穩定。但在前期的收入上,非訴領域會優于訴訟領域,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選擇。
Q:在律所和體制内的實習中,你覺得兩者有什麼差異嗎?有什麼選擇的建議可以給到有困惑的學弟學妹嗎?
A:我認為律師這個職業相對來說會更自由一些,不會受到太多的束縛,到後期也可以去選擇一個專門的領域辦理案件,專業化程度會比較高一些;但需要在一個好的團隊或者是碰到一個好的帶教律師,不然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會花費在做一些雜事上面。
體制内比如法院和檢察院,他們的案件量是很充足的,可以讓人得到一個充分的鍛煉和成長,收入相對穩定,而且會更有歸屬感,因為内部人員流動性會低一些。但是辦案壓力和一些考核指标的壓力是比較大的,而且在員額制實施之後,入額的時間也會相對久一些。
我覺得對于追求相對穩定生活的同學,可以去體制内試試;想要拼搏且能夠承受一些不确定和不穩定帶來的風險的同學可以去律所。大部分工作都是“圍城”,其他人口中的好工作不一定适合自己,最重要的還是大家多去實習,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去親身感受一下工作環境,看看自己到底适合什麼。
5總結建議
展望未來,放平心态繼續出發
Q:好的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果,你有什麼對學弟學妹的學習、學生工作或者實習方面的建議嗎?
A:勇于嘗試,年輕就是資本,試錯的成本相對較低,不管是什麼感興趣的事情,隻有試過了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比如說不同的法學方向、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實習工作都希望大家可以多去嘗試,任何其他人的經驗都是比不上自己的親身實踐的。
其次就是希望大家可以放平心态,保持一個好心情,對于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标也不要太急切,畢竟好事多磨,這樣在完成目标那一刻也會更有成就感和滿足感。
Q:畢業季快要到來,即将走向人生的岔路口,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展望嗎?
A:希望自己能夠保持快樂的心情和健康的身體,也希望自己在未來能夠更加成熟,更好地照顧身邊的人,規劃好自己的生活,不要過久待在自己的舒适圈裡,多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聆聽榜樣故事,汲取前行力量。希望我們都能在堅定目标後細心規劃,勇于嘗試并不懈奮鬥以實現自身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