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李轶楠
書籍的選取
《肖申克的救贖》書籍簡介

本次讀書會圍繞美國作家斯蒂芬·埃德溫·金的中篇小說《肖申克的救贖》展開。《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斯蒂芬·埃德溫·金的中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收錄于小說合集《四季奇譚》中,副标題為“春天的希望”。該作講述銀行家安迪,被當作殺害妻子的兇手送上法庭。妻子的不忠、律師的奸詐、法官的誤判、獄警的兇暴、典獄長的貪心與卑鄙,使正處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從人生的巅峰推向了世間地獄。安迪在獄中在忍受了很多年的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後,終于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越獄而出,重獲自由。該作的故事背景極具寓意性,其故事情節精彩豐富,含義深刻隽永,雖不直接正面涉及法律制度相關内容,但從多角度展現了美國司法環節的陰暗面。于此同時,主人公追求自由的精神也與法治内涵遙相呼應,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地領悟法治的精神,擴展學習視野。
活動速覽
2022年10月23日晚,為幫助同學們拓展法學視野,提升學習生活品質,促進專業知識學習交流,22級法學五班于綜合教學樓308教室開展了《肖申克的救贖》主題讀書會,班委成員準備了充分的學習和讨論材料,全體同學積極參與了本次讀書會活動。
活動進行時
讀書會共分為三個環節:學習原作經典,觀看電影片段以及分享讀書觀影收獲。在第一環節中,同學們根據自己前期的閱讀積累,對原作中某些經典語句,經典片段進行了分享交流。

臧雅同學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摘錄:“讀到‘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這一句讓我感觸頗深。每一位來到肖申克的犯人,身體和靈魂都已不屬于自己。進入監獄,所有人都一樣,先是從恨,極其不适應而感到痛苦;然後是習慣,習慣這裡的一切,學習并适應了這裡的規則,直到最後不能沒有,這讓我想到了可怕的體制化。”

紀赫軒同學也分享道:“我在讀到‘你知道,有些鳥兒是注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着自由的光輝。’這句話的時候,内心産生一種光芒籠罩的感覺,仿佛自己的心靈在灑滿陽光的麥田裡穿梭。”

第二個環節中,同學們集體觀看了一些電影片段,更直觀地看到這個故事的演繹,同時将文字和影像進行了對比,對影片翻拍與文字記錄的重合性有所了解。



第三個環節中,同學們對《肖申克的救贖》的主題——自由,進行了讨論,就自由的保障——舉證制度、假釋制度等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對自由的摧殘等話題進行了展開讨論。孫芳怡同學提到了她從書中了解到的美國假釋制度的陰暗面:安迪的朋友瑞德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曾三次提出假釋申請但最終在第三次他已經不抱有離開的希望時才取得了成功,這其中的假釋原則和評判标準無疑是對人的精神的摧殘。而馬雨彤同學則提到了美國稅務系統上的漏洞,這一點也是主人公得以在監獄中安身立命的起點,更是監獄的弱點。


活動收獲總結
故事最終的結局是積極的。安迪獲得新生并在太平洋中美麗的小島上等到好朋友瑞德的到來,然後我們可以想象他們接下來美好的生活。《肖申克的救贖》在批判美國司法制度的同時,仍然對美國整個司法制度持肯定态度。畢竟任何一種制度都不可能絕對完美,它必須要經過一步步的修改和完善。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要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從新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改善自己讀書、學習的方法技能,培養宏觀全面的、客觀理性的認知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