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袁瑩

2021年10月17日下午,長沙時務學堂研究會聯合長沙博物館,舉辦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學術講座活動。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時務學堂研究會副會長蔣海松副教授應邀開講“革命與法制的變奏曲——辛亥革命思問錄"。

講座由長沙時務學堂研究會常務會長、2003网站太阳集团建築學院柳肅教授主持。講座開始前,湖南省原政協副主席、湖南省民革原主委劉曉先生緻辭。劉曉先生回顧了長沙這座城市在辛亥革命前後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湖南人在辛亥革命中的豐功偉績,對主辦方開展本次活動給予高度評價。

蔣海松老師以“革命與法制的變奏曲 ——辛亥革命思問錄”為主題,别出心裁地以“變奏曲”、“合奏曲”等音樂概念,對辛亥革命的過程和成果進行了分析。主講内容具體分為“一、進行曲:千年大變局;二、交響曲:革命與立憲的合奏 ;三、悲怆奏鳴曲:“無量英雄血,購得假共和”;四、未來暢想曲:法治尚在路上,同志仍需努力”。他以“千年之變”高度肯定了辛亥革命的進步作用,認為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年皇權專制,開啟了中國法制現代化,促生了從君主至上到法律至上的制度之變,分權憲政體制初步形成。講座更重要的内容是着重反思了辛亥之後的亂局、法治歧路曲折的曆史教訓。他提出,辛亥革命具有不徹底性,形式上開始近代化的法律,無以改變軍閥專制、個人獨裁的社會現實。“二次革命”等事件也呈現了革命與法治的悖反。辛亥後各派林立,或以武力踐踏法治,或以機會主義敷衍法治,以制約權力為核心的法治未曾真正建立,革命與立憲存在合奏,但暴力革命與變法立制之間也存在張力。對辛亥未竟的中國社會法治轉型,蔣老師借孫中山先生的“同志仍須努力”,表達展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