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專題】
生态文明建設與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構建的耦合使命
楚道文 徐光峰
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市場配置與政府管控相結合制度分析
騰延娟
國土空間規劃中生态用地的法律界定——兼談生态環境損害的範圍
唐雙娥
自然保護區内礦業權法律限制研究
林潇潇
【學術專論】
論疫情下“義務的道德”和“願望的道德”——基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省思
李會芬
生态損害法律責任體系化的規範進路
程玉
非罪化事由及其特别問題
馬榮春 馬光遠
騙取貸款罪司法适用核心問題研究——基于2022年《立案追訴标準(二)》第22條的展開
賈銀生 王沉
迷思與破解:信托中收益權之确定性——兼析“安信信托訴昆山純高”案
朱維蕊
我國職業足球勞動争議解決機制的完善——基于新修《體育法》的考察
班小輝 朱康軍
【學術動态】
中國法學研究的數智轉型——第八屆數量法學論壇會議綜述
解非
【域外法學】
針對公司提起的氣候訴訟:曆史演進與未來趨勢
[印]吉坦紮麗·甘古利、 [英]喬安娜·賽澤、 [英]維爾勒·海沃特(著)
馬亮 連佑敏 區樹添(譯)
摘要
【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專題】
【1】生态文明建設與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構建的耦合使命
作者:楚道文,山東政2003网站太阳集团經濟貿易2003网站太阳集团;徐光峰,齊魯财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摘要:自然生态價值和資源經濟價值構成了自然資源整體上的雙重價值。保護自然生态價值,促進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的優化、綠化、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設與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構建的耦合使命。針對傳統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缺失保護自然生态價值的權利設計問題,我們應遵循整體性思維方法,從整體上進行協同性權利體系設計,構建以國家為權利主體、自然生态價值為客體的自然資源生态産權制度,從而将自然資源所有權制度改造為在客體上包含有自然生态價值和資源經濟價值的一體兩翼式新格局。
關鍵詞:自然價值;整體性;生态産權;産權制度
【2】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市場配置與政府管控相結合制度分析
作者:騰延娟,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文2003网站太阳集团
摘要:自然物從可控的“自然資源”經“自然資本”發展到“綠色自然資本”的過程,不僅是自然資源資産産權的形成和改革過程,也是中國生态文明時代綠色生産力形成和發展的關鍵環節。采取市場配置與政府管控相結合的制度設計以實現自然資源的有效、安全、綠色,是高質量高标準自然資源資産産權體制機制建設的必然要求。從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市場配置和政府管控相結合的學理和法理分析出發,闡釋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的公私法交融性、市場配置與政府監管的風險管控、産權市場的培育等内容,并從行為經濟學視角分析自然資源資産産權的動力配置機制;通過闡釋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市場配置與政府管控相結合制度,力圖使相關制度建構能更好地促進綠色生産力轉型升級的完成,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态文明新發展理念。
關鍵詞: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市場配置;政府管控
【3】國土空間規劃中生态用地的法律界定——兼談生态環境損害的範圍
作者:唐雙娥,2003网站太阳集团
摘要:在“多規合一”之前的空間規劃體系中,生态用地已被納入其中,并得到了一定的保護。但是,生态用地未得到界定,導緻生态用地與其他類型土地的邊界不清晰,這不利于國土空間規劃及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的實施。生态用地的界定存在生态要素決定論、生态功能決定論和主體功能決定論三種觀點。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宜采納主體功能決定論下的生态用地概念,但該主體的生态系統服務應是狹義上的,并以生态安全為價值目标。此外,應以主導功能确定生态用地的生态服務功能類型。因而在生态環境損害公益訴訟中,生态環境損害應僅計算主導生态服務功能的喪失。在國土空間立法上,無論是國土空間規劃法還是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法,生态用地都是指微觀、具體地塊層面的用地類型,生态空間是指宏觀、銜接層面的國土空間。
關鍵詞:生态用地;主體生态服務功能;主導生态服務功能;生态安全;國土空間立法
【4】自然保護區内礦業權法律限制研究
作者:林潇潇,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摘要:2017 年,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态環境問題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其中暴露出的地方機關監管不力、地方立法規定不嚴等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在反思地方立法在自然保護區、礦産資源開發等領域的規定“不夠規範”的同時,正确理解《礦産資源法》和《自然保護區條例》兩部規範性法律文件中所規定的自然保護區制度對礦業權行使的限制,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規範分析可以發現,兩部立法在相應規定方面存在着緊張關系。當前,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改革正式進入推進落實階段,随着改革工作的推進,相關立法也在創制和修改過程當中。在此次修改中,有必要通過完善礦業權許可條件規定,提高自然保護區立法位階等手段,協調現行立法的相關沖突。
關鍵詞: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改革;自然保護區;礦産資源法;礦業權;法律沖突
【學術專論】
【5】論疫情下“義務的道德”和“願望的道德”——基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省思
作者:李會芬,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
摘要:“義務的道德”和“願望的道德”是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書中提出的兩個重要概念。“義務的道德”确立了社會有序運行的基本規則,“願望的道德”是充分實現人之力量的美德。這兩個概念對理解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道德觀念、道德與法律、權利與義務等命題深具啟發意義。依據富勒的兩種道德理論,可将紛繁複雜的疫情下的行為評判為疫情下“義務的道德”、違背“義務的道德”或疫情下“願望的道德”。疫情下“義務的道德”是依法防控的基礎,依法防控保障疫情下“願望的道德”之實現。堅守好疫情下兩種道德之邊界既有助于依法防控,又可以避免道德綁架。
關鍵詞:富勒;新冠肺炎疫情;義務的道德;願望的道德;道德區分難題;道德綁架
【6】生态損害法律責任體系化的規範進路
作者:程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
摘要:我國《民法典》第 1234 條和第 1235 條确立了“民事”性的生态損害修複責任和生态損害賠償責任,在實踐中極易引發民事、行政、刑事三重法律責任聚合的制度困境,進而導緻同一責任人就同一生态損害事實承擔畸輕畸重的生态損害責任。解決責任聚合現象的前提是明确生态損害法律責任的法律屬性。跻身于民法體系中的生态損害責任的法律屬性應當是公法責任。在此基礎上,基于法解釋視角,化解生态損害責任聚合困境的出路是确立有機統一的法律責任适用規則。一般而言,生态損害責任的法律适用應當以修複性責任優先,并避免“重複修複”。各類懲罰性責任應當折抵,并适用比例原則,以避免責任總和過重;在立法論維度,基于領域法視角,有必要通過制定專門法構建有機統一的生态損害法律責任體系,并依托環境司法三審合一化解生态損害責任聚合困境。
關鍵詞:生态損害責任;公共利益;公法責任;法律責任聚合;比例原則
【7】非罪化事由及其特别問題
作者:馬榮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律系;馬光遠,海南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
摘要:非罪化事由概念形成于對排除社會危害性行為、違法阻卻事由、合法抗辯事由乃至正當化事由的概念包容與“揚棄”,其根據是“社會容忍性”。非罪化事由中的特别問題,是指法定的非罪化事由和超法規的非罪化事由中一直存在特别争議或在“想當然”之中被忽視的相關具體問題。在非罪化事由中,正當防衛的限度問題、防衛意識問題、防衛過當罪過形式及其定罪問題需予特别的再考量;緊急避險的生命限度問題需予特别的再考量;業務事由中的正當業務行為的概念擴容和業務過當行為的刑事責任需予新的考量;被害人承諾的事後性、承諾行為的過當性、被害人承諾代理和假定承諾代理概念、承諾行為的認識錯誤,需予特别的考量和澄清;政令行為中的職務行為與正當防衛的關系問題、行政許可行為非罪化的根據問題是需予特别考量的問題。
關鍵詞:非罪化事由;正當防衛;緊急避險;正當業務行為;被害人承諾
【8】騙取貸款罪司法适用核心問題研究——基于2022年《立案追訴标準(二)》第22條的展開
作者:賈銀生,西南科技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王沉,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人民法院
摘要:随着 2022 年《立案追訴标準(二)》的施行,騙取貸款罪司法适用中的核心疑難問題亟待厘清。就該罪所保護的法益,宜主張狹義的“信貸資金安全說”說,即考察行為是否導緻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遭受損失。就該罪中的“騙取”,雖不要求因此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但要求在非法使用目的的支配下,基于由“騙”至“取”這一過程的原因力而導緻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存在遭受重大損失的具體危險。就該罪中的“其他金融機構”,無論是基于價值判斷還是具體解釋規則,都不宜包括小額貸款公司。就該罪中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的“重大損失”,其屬于客觀處罰條件,應限于未歸還的本金和貸款期限内未支付的正常利息,且以立案偵查時為計算時點。
關鍵詞:騙取貸款罪;法益;騙取;其他金融機構;重大損失
【9】迷思與破解:信托中收益權之确定性——兼析“安信信托訴昆山純高”案
作者:朱維蕊,中央财經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
摘要:收益權信托在實踐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凸顯出諸多适法性争議。以安信信托案為視角,分析收益權信托的運行模式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對于信托收益權的法律性質,學界和實務界有不同的看法,将其視作将來債權更符合現實需求。作為将來債權的信托收益權,在轉讓時不僅要滿足将來債權的轉讓條件,還應當滿足信托财産确定性的要求。可以通過專項立法,提高現行規範層級,細化管控規則,完善轉讓條件,明确信息披露制度,加強投資者管理,完善讓與登記制度,破解信托收益權确定性之難題。
關鍵詞:信托财産;信托收益權;将來債權;确定性
【10】我國職業足球勞動争議解決機制的完善——基于新修《體育法》的考察
作者:班小輝,武漢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朱康軍,武漢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研究中心
摘要:在我國職業足球勞動争議問題上,當前的制度框架内存在兩種可行的解決路徑,即體育糾紛和勞動争議解決程序。新修訂的《體育法》雖強化了體育仲裁的地位,将勞動争議排除在體育仲裁之外,但未明确行業内部糾紛解決機制與勞動争議解決機制的關系。從中國足球協會仲裁委員會的性質、排他性管轄合法性、一裁終局的外部性監督來看,其不具有排除勞動争議解決機制的基礎。為進一步完善我國職業足球勞動争議解決機制,應協調足協仲裁與勞動仲裁的受理關系,增強足協仲裁委員會的中立性,發揮其調解功能,提升勞動仲裁的專業性;法院應甄别職業足球勞動争議的涉案類型,明确司法介入的可行性路徑,以确保體育自治與司法外部監督的平衡。
關鍵詞:職業足球;勞動争議;體育仲裁;解決機制
【學術動态】
【11】中國法學研究的數智轉型——第八屆數量法學論壇會議綜述
作者:解非,2003网站太阳集团
摘要:2003网站太阳集团數理 - 計量法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八屆數量法學論壇在長沙舉行,來自全國 20 餘所高校、研究機構的近 200 名與會學者們圍繞“中國現代化建設與法學研究的數智轉型”這一主題進行了研讨。與會專家從法學實證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司法大數據研究的反思與總結等角度,圍繞司法制度實證研究、刑事司法實證研究、民事裁判預測研究等議題展開深入讨論,一緻認為法官集體經驗理論、中國執行難改革實證研究、違約金酌減預測研究等理論、方法的創新性與廣泛應用性,達成了建構特色數據庫、創新運用模型、充分利用機器學習等共識。
關鍵詞:刑事;司法制度;民事規則預測;數量分析;司法大數據
【域外法學】
【12】針對公司提起的氣候訴訟:曆史演進與未來趨勢
作者:[印]吉坦紮麗·甘古利;[英]喬安娜·賽澤;[英]維爾勒·海沃特
譯者:馬亮,中央司法警官學院2003网站太阳集团;連佑敏,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區樹添,蘇州大學王健2003网站太阳集团
摘要:基于私人氣候訴訟的曆史和前景,該訴訟旨在要求私人主體承擔對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損害或損害威脅的法律責任。在消除訴訟資格、損害證明和因果關系等此類司法門檻的嘗試失敗後,新的私人氣候訴訟的浪潮正在襲來,而這次絕不會注定失敗。這是因為氣候變化訴訟的科學、對話和法制背景正在迅速演進,法官可以借此重新審視對現行法律規定和證據規則的解釋,以适應強化追究主要私人碳排放者法律責任的需要。此外,即便是未能勝訴的案件,也有助于進一步明确氣候變化作為一種法律和财務風險,從長遠來看,能給應對氣候變化案件的訴訟審理提供指導。
關鍵詞:私人氣候訴訟;碳排放巨頭;司法幹預;氣候變化因果關系;企業責任;氣候風險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