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晚,“道無近”研究生工作坊第四次例會在法學樓405會議室舉行。本次例會以讀書報告的形式開展,閱讀書目為《西方法哲學問題史研究》《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旨在加深同學們對專業知識的了解,提升學術表達能力。
黃安傑與米賽君兩位同學的閱讀書目為嚴存生的《西方法哲學問題史研究》。黃安傑同學首先提出作者是在“對西方哲學的研究過程中,需要讓其中國化,構建對哲學研究的時代性理解”的背景下創作本書。緊接着梳理了全書的主要内容,總結全書所涉及到四個問題,分别為“法的概念”、“法與社會”、“法的價值”以及“法的運行”。在報告的第三部分,黃同學着重論述了“法的階級性”問題。米賽君同學重點研讀了本書第一部分内容,通過書中的十一個問題細緻的闡述了“法是什麼”。米同學還對“從法與人的關系出發如何對法進行定義”、“法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以及“法的曆史類型”這三個方面的相關觀點進行評述,獲得了導師們的肯定。
唐明棫、肖蓓、付瑜琦三位同學的閱讀書目為瞿同祖的《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唐明棫同學梳理了“家族主義”與“階級主義”在法律上的具體體現,總結了卑幼與尊長、妻與夫、良賤等不同等級群體之間的不平等問題。肖蓓同學在對全書内容進行綜合概述後,重點闡釋了“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内涵。付瑜琦同學結合自己的論文,重點關注本書對“家族”部分的論述,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她希望通過閱讀本書來了解中國古代家庭内部關系以及家族觀念,尤其是這些觀念對現代家庭觀念的影響。
每位同學彙報完畢後都有同學互評以及導師點評環節,導師們結合讀書報告和彙報情況,對每位同學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細緻講解,并推薦了拓展閱讀書目。通過本次例會,同學們意識到了不足之處,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鍛煉了閱讀、寫作與表達能力。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應加以改進,做到讀有所思,寫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