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生事務 >> 班團活動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生事務 >> 班團活動 >> 正文

讀書會|追慕程序正義之光:法學2303班研讀《看得見的正義》

時間:2023-12-11 浏覽量:

331B6


為幫助同學們通過閱讀掌握更多法學知識,拓展法學視野,提升學習生活品質,2023年11月18日上午,法學2303班的《看得見的正義》主題讀書會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三樓中廳順利開展。《看得見的正義》是北大法學教授陳瑞華所著的一部關于法律程序正義的經典著作,該書不僅對普及程序正義起了推動作用,還對法學研究和法律實踐産生了重要影響。本次讀書會由學習委員胡莎莎同學進行主持,并邀請了2303班班主任何甯老師進行指導和評議以及班上五位同學作為主講人來分享閱讀心得。參與人員圍坐一堂,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讀書會伊始,何甯老師為我們介紹了什麼是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并點出其中的程序正義來引入了本次讀書會的主題。接下來,五位主講人按書記的篇章逐一開始論述。

王紫藤首先對序言以及第一、第二章的内容進行了主題發言,發言内容主要圍繞程序正義和聽審兩個内容。在程序正義話題中,她講述了什麼是程序正義以及制定和遵守程序正義的原因和重要性,不僅如此她指出西方的程序正義觀念對于“重實體,輕程序”“程序道德化”的中國有着積極的借鑒意義。在聽審的話題中,她講述了聽審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并通過尊嚴理論來說明聽審的重要性,當事人獲得聽審機會是程序正義的實現第一步,而後面的繁瑣的程序中怎樣做到真正的程序正義還需要我們繼續探索和努力。


4CAAF


胡莎莎同學就“不做案件的法官”的章節進行分享。現實中存在許多“大義滅親”“鐵法官”的案例,但這樣的不回避也存在許多問題,如使法官陷入道德困境、讓民衆懷疑案件的公平性、阻礙程序正義的實現等等,因此回避制度和變革管轄制度也顯得尤為重要。她還說道:法官隻有對案件保持中立和無偏私的地位,才可以使其審判過程和裁判結論具有公信力,也就是取得當事人以及社會公衆的普遍信任和尊重,這一點是也中立性原則的最重要意義。


5C1D1


向姿霖同學則圍繞審判公開話題進行分享。她在分享中特别指出程序的公開有時會演 變成形式上的公開,我們所說的真正的公開除了過程與裁判的公開,公衆還需要了解裁判結論形成的理由與依據,而這種裁判結論在形成過程、根據和理由方面的公開,也就是指司法裁判的透明,對于形式上的公開的問題,她向我們解讀書中的解決方案和自己的看法。


68009


趙奕婷同學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向我們展示第七章、第八章主要内容和金句摘錄,并且在最後向我們提出了研讨的問題:司法公開應具有什麼特點?經同學門思考和探讨之後,趙奕婷同學向我們展示了她和王子豪同學的觀點,他們認為司法公正具有公開對象的廣泛性、公開範圍的全面性、公開結果的透明性、公開内容的合法性和公開時間的即時性等特點。


6D5B4


張抒涵同學圍繞“平等武裝”和“正義先于真實”進行主題分享。在講到平等武裝的體現--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刑事訴訟中的“疑罪從無”原則時,她提到民法課堂上王老師說的:“刑法應該是謙抑的”,在刑事訴訟中,不能總想着如何去處罰犯罪者,而要想着如何更好地保護人民。她最後評述到:這兩章“平等武裝”和“正義大于真實”都在努力追求正義,前者關注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平等,後者注重改善程序正義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法律學習生活中加以思考,都是一個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的過程。


80973


最後,何甯老師進行了讀書會的總結:實體正義是看不見的,因為一個案件的結果是否公正,往往隻有當事者自己心知肚明。二程序正義才是看得見的正義,因為裁判過程不僅能為當事者所感知,而且還能為一般社會公衆所判斷。程序正義的價值就在于增強公衆對結果的接受、認可和服從,因此,他對我們提出: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應當更加注重程序正義的理念和實踐,努力為實現司法公正和社會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


9A746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