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法科寫作大賽 >> 大賽動态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法科寫作大賽 >> 大賽動态 >> 正文

張文顯: 續談法學寫作——在第三屆法科學生寫作大賽頒獎儀式暨第四屆啟動儀式上的講話

時間:2024-01-06 浏覽量:

13DB9

(頒獎儀式現場)


續談法學寫作

——在“中聯重科杯”第三屆法科學生寫作大賽頒獎儀式暨第四屆大賽啟動儀式上的講話


113DC

張文顯,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吉林大學資深教授,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組委會名譽主任。


2024年1月6日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獲獎同學、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我們從祖國各地會聚中國科技會堂,隆重舉行第三屆“中聯重科杯”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頒獎儀式暨第四屆大賽啟動儀式。我代表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和法學期刊研究會,并以寫作大賽組委會名譽主任的私人名義,為第三屆寫作大賽的圓滿收官表示熱烈祝賀!向放棄周末休息、冒着嚴寒遠道而來的各位專家學者、獲獎同學、老師和組織單位代表表示誠摯歡迎!向寫作大賽組委會的全體同仁表示親切慰問!

“人法兼資,而天下之治成。”法治強則國家強,而人才強則法治強。舉辦寫作大賽、促進全國法科學生思想認識水平和寫作能力,是貫徹“人才強法”戰略、造就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的重要舉措之一。

作為“荟萃法治才俊、培養法治英才、彙聚法治名師、塑造法治共同體”的品牌工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發起組織下已經成功舉辦三屆,得到了法學界和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充分肯定、熱烈點贊。四年彈指一揮,一路走來,碩果累累。三屆大賽累積起來,參賽文章高達三千五百篇,四千多名學子在比賽中競秀争雄、嶄露頭角、脫穎而出。中國新聞網、《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科學報》《法治日報》、《檢察日報》等全國幾十家媒體進行了密集報道,曾入選法學教育十大年度新聞。我在之前的頒獎儀式上曾講過,法科學生寫作大賽這個創舉功德無量,必将載入中國法學教育史冊。今天,我要繼續為此點贊。

我觀察到,與往屆比賽不同,本屆大賽作品分為法學論文、案例評析、經典書評三大類,分别體現了“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經典是常青之樹”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展現出寫作大獎賽的新境界大格局。對于今年的新特點,或許我們可以用三個命題來概括。

一是“發時代先聲”,同學們撰寫的法學論文,選題廣泛、論題新穎、問題前沿,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闡釋新時代的法治建設和法學理論問題,例如,刑法領域中過失危險犯的确立、催收非法債務罪中“非法債務的認定”等,民法領域中禁止抵押财産轉讓約定的效力、保單質押規則的解釋論構建等,行政法領域中行政允諾的司法審查标準、應急狀态下行政公文的備案審查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前沿問題。

二是“漾現實之波”,同學們分析的法治案例反映了現實生活和社會熱點,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針對性,例如,國内首例“NFT 數字藏品”侵權案、墊資型融資性貿易中企業借貸糾紛案、上海美影廠與曲建方“阿凡提”著作權糾紛案、受虐婦女殺夫的故意殺人案、停貸潮下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等典型案例。

三是“步真理之遠”,同學們的書評回溯經典、對話經典,探求法學知識之源、尋覓法理之美,所評析的經典著作包括埃利希《法律社會學基本原理》、哈特《法律的概念》、考夫曼《類推與事物本質》、霍布斯《利維坦》、戴雪《英國憲法研究導論》、菲尼斯《自然法與自然權利》、亞曆山大·漢密爾頓等《聯邦黨人文集》等國内外經典著作。看到如此多的青年學子勤于寫作、善于寫作、樂于寫作,我們感到非常欣慰。


10F46


從法學教育的一般規律來看,寫作是高素質法治人才不能繞過的必修課,是學法、明理、成才的必由之路。同學們未來無論是留在高校耕耘學術,或者走入法律實務部門踐行法治,或者“破圈”進入其他行業就職,都離不開各種體裁的寫作,寫作必将伴随一生。今天我就從一個執筆耕耘數十年的老作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對法學寫作的心得體會。四年前大賽的啟動儀式上我曾講了《法律寫作的五大要素和四種方法》(可點擊閱讀:重磅| 張文顯:法律寫作的五個要素和四種方法),今天的分享算是《續談法學寫作》,供同學們參考。

首先,寫作是法學知識的“生長苑”。寫作的過程學習知識、創造新知的過程。在法學寫作過程中,法學理論中既有的概念、範疇、判斷、命題、論語為我們提供了法學寫作的理性要素,法治實踐中的案例、事例、經驗、做法為我們提供了法學寫作的感性素材,我們要做的是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運用科學思維和寫作藝術對這些素材進行加工處理,形成新的認識甚至達到規律性認識,推進法學知識的深化、拓展、創新。202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明确要求加快建構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從法治建設實踐中總結法治規律、從中國法治經驗中提煉中國法學理論、從古今中外優秀文化中撷取法理珠玑,再經過學理化體系化淬煉,生成為回答新時代新問題的法學真知。廣大法學學生作為受教育者既是法學知識體系的受益者、見證者,也應當是建構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的參與者、推動者,你們要敢于對現有的知識進行批判、反思、追問,善于“以筆為劍”破除舊的知識藩籬和知識迷信,推動法學知識增長和知識體系建構,成長為建構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的“工程師”。

其次,寫作是法學思維的“訓練營”,我們要經由寫作展開法治人才的職業生涯。法律人不是“神父”,法學寫作不能停留于對法律法典的教義學的重述,而是善于運用法理思維穿透法律法典體系深入其本質、内核、精髓,作出有理有據、合法合情的法律判斷、法律論證、法律方案。法學寫作是有規律可遵循的,也是有技巧應該把握的。例如,關于論文寫作,選題要有鮮明的問題意識,主題範圍不宜大而空泛;論文标題應當規範,結構應當嚴謹、行文應當流暢、詞句表達準确簡明,決不能拖泥帶水,虛張聲勢,切忌不要把觀點淹沒在華而不實的辭藻中。關于案例評析,要選擇典型案例、有釋法明理價值和學術研究空間的案例;在标明案例來源時,各種要素盡可能完整;案例評析緊緊圍繞其事實認定、法律适用、邏輯推演,特别是其法理、事理、情理、道理分析等。關于書評類文章,要真正選取經典文獻,對經典文獻不能浮光掠影、淺嘗辄止,而是在讀懂悟透的基礎上有感而發,寫出有思想深度、有理性對話或激情論辯的評論文章。此外,寫作也是一種傳承,我們不能總想着另辟蹊徑、标新立異,也不能沿用“六經注我、我注六經”老一套,而應虛懷若谷、海納百川,廣泛吸收和借鑒前人的、當代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法學大師的思想體系和研究範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行萬裡之路後再遠行。

最後,寫作是法學智慧的“修道場”。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代思想家認為,“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寫作的過程本質上是悟道、修道、成道之過程,此處所言“道”,乃治國理政之道、良法善治之道,美好人生之道。

古人講,“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說明寫作不是終極目的,我們要超越寫作看到更遼闊壯美的風景。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學術背景和作者興趣,同時每一篇文章更有其文化背景、時代背景和目的價值。每一個參賽的大學生都應當為自己的寫作科學定位,無論具體定位如何,具體定位千差萬别,但總體定位應然是以自己的寫作闡釋中國之治、中國之路、中國之理,服務中國式法治現代化,服務強國建設、民族複興、世界大同。

經由寫作,不僅感悟法理、政理、道理,而且可以堅定法治自信。202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提出了一個富有曆史深意和時代内涵的新概念“法治自信”。法治自信是法治的曆史、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的聚合,是從深厚的實踐土壤中成長出來、從深沉的文化叙事中表達出來的,也是從深刻的時代變革中覺醒出來的。寫作亦複如是。我們要帶着對中國法治的自信上路,将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立足中國國情實際、挖掘中國本土資源、凸顯中國氣派風格,把法學知識同中國法治實踐結合起來、同中華法治文明結合起來,寫好中國道路、中國經驗、中國精神,從而讓法學寫作落筆有精神、成文有氣場、韻中有自信、回味意無窮。

唐代詩人賈島有詩雲:“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寫作,是苟日新日日新的生命旅程,是法律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應該是我們恒久樂趣所在。我希望年輕一代的法學學子們,博覽群書、立思想之巅、靜看潮起潮落,筆耕不辍、醒時代新題、成就璀璨華章!

最後,祝頒獎儀式取得圓滿成功!祝第四屆大賽順利啟動!祝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學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關于賽事

“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由大賽組委會主辦、2003网站太阳集团發起并承辦,首屆大賽于2019年8月啟動,每年舉辦一屆,旨在深入推進法學教育改革,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為全面依法治國培養優秀人才。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